5月20日,2023年粤港澳海洋合作发展论坛院士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。本届论坛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、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、自然资源部南海局联合指导下,由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承办,广东海洋协会、广东海洋文化协会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“海洋强国建设实验室”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、广东海丝研究院协办。
哈尔滨工业大学智能海洋工程研究院法学(二级)教授赵劲松在演讲中强调, 大湾区海洋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,“制度创新,科技支撑,金融赋能,粤港合作”。
智能海洋工程研究院法学(二级)教授赵劲松)
他结合英国海事法律体系建设的历史经验,重点谈及了海洋法律制度创新的重要性,他认为做好海洋产权交易能够带动规模巨大的海洋产业发展。而这一系列制度创新包括:门到门电子提单物权法律制度创新、船舶物权法律制度创新、智慧集装箱制度创新、智慧渔业法律制度创新。
在科技支撑方面,赵劲松认为,“大湾区最突出的优势是建设科技成果转化高地”。为此,他建议,大湾区要抢占全球海洋大数据战略高地,一是将海洋科研成果集聚到大湾区转化,二是促进大湾区现有的陆上产业优势向海平移;三是建设海洋大数据中心,包括气象导航、船舶大数据中心、航行安全大数据中心、船舶-桥梁防止碰撞大数据中心、海洋综合执法大数据中心等。此外,他认为,在船舶海洋装备电子导航设备、机械动力设备,以及海洋新材料、海上新能源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,都是大湾区未来走在全球海洋科技前沿的机遇。
无论是航运业还是海洋装备制造、渔业养殖等,都是具有一定高风险、高投入特点的产业。对此,赵劲松认为,海洋金融和海洋保险尤为重要,伦敦等领先的全球海洋城市也正是通过发展海事仲裁、交易所等“掌握了国际定价权”。对此,他建议,要通过打造一个国际海洋开发银行,集聚数万亿主权资本、商业资本、产业资本、民间资本和海外资本投资船舶海洋领域,创新“人无我有”的全球一流营商环境。此外,还需要创新船舶海洋装备融资租赁、建设海洋再保险集团,成立亚洲船东互保协会、海洋产业引导基金和船舶基金。
热门文章